日本兩品牌奶粉被曝碘不足 長期食用影響腦發育
香港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發現,又有4款日本的嬰兒配方奶粉碘含量較低,包括3款森永及和光堂,及一款明治的產品,有可能影響嬰兒甲狀腺功能,呼吁家長停止讓嬰兒飲用,業界也應該停止出售。香港食安中心助理署長李小苑指出,去年日本大地震后,本地的日本產奶粉銷量已下跌,估計事件中有近千嬰兒受影響。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政府會積極檢測其他配方奶粉,政府也開始就嬰兒奶粉營養要求及標簽進行立法。
香港食環署食安中心10日公布,除了之前公布的6款碘含量較低的嬰兒配方奶粉,再多4款奶粉被驗出碘含量較低,其中包括森永的兩款0至12個月嬰兒奶粉、一款和光堂0至9個月嬰兒奶粉及一款明治0至36個月奶粉。食安中心發言人表示,新公布的4款奶粉,其碘含量也少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每公斤15微克的三分一,有可能影響嬰兒的甲狀腺功能,若甲狀腺功能顯著受損,不排除影響嬰兒的腦部發育。
或礙甲狀腺 當局吁停用
香港食安中心發言人表示,已購買有關產品的市民,應停止讓嬰兒飲用,改以其他嬰兒配方奶粉喂哺或考慮喂哺母乳。業界如有售賣有關產品,應立即停止出售。由于有關產品在本港沒有總代理商或專責的進口商,香港市民可向各自的零售商查詢是否有回收安排。
發言人稱,中心目前已完成所有在香港出售的供6個月以下嬰兒食用的日本配方奶粉碘含量檢測,其他國家的嬰兒配方奶粉的碘含量也會在本月內完成,如果結果顯示樣本的碘含量對嬰兒健康構成影響,中心會采取行動跟進。此外,食安中心助理署長李小苑表示,去年日本地震后,所有日本產的奶粉銷量已經下跌,現時估計約有1000名嬰兒受影響。
標簽有差距 促政府跟進
另一方面,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10日指出,有嬰兒奶粉產品包裝所標示的碘含量與食安中心驗出的碘含量有很大差距,其中,有奶粉標示碘含量高于實際含量38%,也有奶粉標簽碘含量低于實際含量45%,呼吁政府盡快跟進有關奶粉的質量控制及卷標。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政府會繼續對其他配方奶粉做檢測,一有結果就會立即公布,又表示,政府正準備盡快訂立嬰兒配方奶粉的營養素含量及營養標簽的規管方案,并為有關的立法工作著手準備。
咨詢電話
0710-3604720
微信掃一掃